8月2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赴长安、南城调研督导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推动河涌水质不断改善稳定向好,为老百姓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美生态环境。
早在今年3月,东莞市水污染治理现场指挥部就已制定了2020年全市各流域水治理22项工作任务要点。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水环境污染治理,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河、东江下游片区等重点流域整治,确保四个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市里强调,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各有关部门和各流域现场指挥部要深刻认识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坚定信心决心,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2020年全市各流域要点任务和专项工作。
作为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早,水污染又较为严重的制造业城市,东莞水环境治理工作繁重而艰巨,而要高标准完成今年的治水攻坚任务,确保今年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更不是一件轻松就能完成的工作。
2016年11月,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动员大会召开,东莞全域开始了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自那时起,东莞连续多年将水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推进水污染治理的决心之强、投入治理的力度之大、治理进度之快,都令我们增强了彻底根治水污染、打赢治污攻坚战的信心。去年,作为深圳和东莞界河的茅洲河治理,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提前一年多时间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今年上半年,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达到国家和广东省对国考断面的水质考核要求。
抓好黑臭水体整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发展之所需、群众之所盼。茅洲河成功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治理水污染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科学治理、系统治理。而在治理过程中,更要把治水的“大投入”转化为发展和民生的“大产出”。
清澈一湾河水,清新一座城市。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我们就要探索借助生态环境的改善,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的空间扩张和民生休闲空间的拓展,推动实现“一河两岸”的环境提升、空间优化、产业升级,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
来源:东莞日报